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飛速發展,并成為我國工業經濟重點的傳統產業之一,在這一背景下,客觀地分析該產業產業鏈結構特點,有助于進一步認識其內在的規律或關系,以建立和改進產業或企業發展的信息化建設策略。所謂產業鏈,是指構成同一產業內所有具有連續追加價值關系的活動所構成的價值鏈關系。產業鏈構成上的差別,決定著不同產業的組成、產業中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及企業的活動規則等方面的差異。從產業經濟學的觀點來看,要形成產業鏈,前提在于企業之間產業分工需層次明晰,這些企業可以根據其所處的產業鏈位置或經濟活動的不同特點而進一步加以分類。
眾的周知,制造業的競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產業鏈的競爭,并且基于產業鏈的競爭優勢不是可以輕易得到復制的。我國長期以來選擇的是建立獨立而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國際分工從產業間分工為主轉變為以產業內生產環節分工為主,因此,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并不是靠在一個國家內部形成某個產業完整的產業鏈來達到的,而是通過在產業鏈縱向與橫向的拓展中,去追求技術含量高和附加值較高的環節。
一.家具制造產業鏈模型
為達到培育產業鏈競爭力的目的,我們必須在梳理出家具制造業產業鏈的基礎上,再去尋找我國家具制造業應處的地位。筆者在參考相關模型后,繪制出涵蓋上下游各環節的家具制造業完整的產業鏈模型。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家具制造企業是在產業鏈中處于基礎的地位,但并不意味著家具制造的產業鏈是單純的終端家具制造企業。根據產業鏈位置或經濟活動的不同特點而進一步加以分類后,我們在家具產業鏈中可以看出,從產業內部分工和供需關系出發,形成了家具制造業垂直的供應鏈和橫向的協作鏈關系。一方面,森工和制材企業、進行品牌運作的家具制造商以及面向終端用戶的分銷商分別作為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產業,從附加值追加過程中形成了垂直的供應鏈.另一方面,配件及外協加工提供商和原設備生產商(OEM),建立了與品牌家具制造企業的橫向協作鏈關系。
其中的品牌家具制造企業因為掌握核心關鍵技術而成為主導產業發展的領導企業。通常它們具有產業的垂直整合能力,即不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且掌握產品研發的核心技術和自己的品牌,擁有自己銷售及售后服務網絡,最終的成品則往往占據極為可觀的市場份額,獲得最大的附加價值。這些企業具有典型的技術集約型企業特征,其產品附加價值高。
二.我國家具制造業的產業鏈
由于我國尚處在加工貿易發展初期,我國家具制造業所從事的生產制造活動,大多是附加價值較低、技術含量較低的生產環節,如進行oEM生產等,在國際家具制造產業鏈中尚未形成優勢地位。但加工貿易的發展將使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制造業分工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但隨著加工貿易規模的擴大,產業集聚效應必然會導致產業鏈向上下游環節的延伸,同時還會將~些本土產業納入加工貿易引致的國際生產活動,從而不斷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加工貿易產業鏈的不斷加長,產業相互配套。使加工貿易活動得以扎下根來,成為本土制造業的一部分,從而將使中國在國際家具制造業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中國家具制造產業鏈的產業鏈安全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比如能源及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供應等。
三.產業集聚和產業鏈的關聯
產業集聚和產業鏈之間有著非常顯著的關聯度。一方面,產業集聚并不是指由分散辦企業到集中辦企業,因為這并不一定帶來區域競爭能力的提高,只有通過產業鏈將企業緊密有機的集聚在一起,增強企業間的產業關聯和協作效應,才能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另一方面,由于產業集聚是眾多相互關聯企業圍繞某一特定領域集聚發展的,產業集聚促進形成完整產業鏈體系。另外,中小企業通過產業集聚可以更有效地插入全球價值鏈,并向上游攀登。因此,集聚的發展方向始終是產業鏈縱向與橫向的拓展。